近期,到市一院中醫(yī)科就診的失眠患者明顯增多,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發(fā)展為頑固性失眠。
有的說“以前從來不失眠,這幾個月莫名奇妙地睡不著了。”有的說“我的困意找不著了,怎么都睡不著”。還有的說“睡得很淺,半睡半醒,就跟沒睡一樣。”嚴重者甚至徹夜不眠。
頑固性失眠患者往往伴隨心理因素,臨床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及維持睡眠困難,日間疲倦感,夜晚越想盡快入睡越難以入睡,加重心理沖突,產生緊張焦慮、情緒不穩(wěn)定、過度擔心,自覺痛苦,更導致失眠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正常的睡眠需要人體能順應晝夜陰陽消長、營衛(wèi)正常運行、心神安定。否則,將會出現“陽不入陰”,導致失眠,中醫(yī)稱“不寐”。
分析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導致:
1、大環(huán)境影響:生活節(jié)奏過快,壓力越來越大。
2、個人生活方式不當:熬夜、晚起,喝刺激性飲料(咖啡、濃茶、飲酒),勞逸失度。
3、軀體疾病影響:比如頸肩痛、胃脹痛、關節(jié)疼痛等,導致入睡困難或易醒。
4、情志不暢: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情感婚姻問題、學習工作壓力、人際關系不利等。
中醫(yī)認為:
根治失眠,重在安神
調整生活方式,注重靜養(yǎng)和食療。
靜養(yǎng)
1、不要過勞:
這里的勞,包括勞力、勞神和房勞。
很多頑固性失眠患者都是平時比較能干的,過勞傷身。建議干活悠著點,動作放慢一點。如果可以分次干的活,就別偏要一次干完。當然,對于從來不運動,也不干體力活兒的人,過度安逸,也會導致失眠。對于他們就建議適當體力活動了。
很多患者長年操心工作或家庭的事,勞神過度。建議激流勇退,主動讓賢,不當家管事,不操那么多的心了。降低一下標準,要求低一點。對于工作不順利、孩子怎么還沒有找對象或者離婚了、學生不好好學習、誰不聽自己的了等問題,接受現實。
冬季宜藏,再加上陽后體虛,建議盡量減少房事。
2、選擇舒緩的運動:
可以散步、曬太陽(注意避風,隔著玻璃窗也可以)、靜坐,練習瑜伽或太極拳等養(yǎng)生功。
3、養(yǎng)心:
1)調節(jié)情緒,放松心情
失眠是相對少的能較快根治的慢性病。失眠是暫時的,不要太在意。只要能睡著覺,失眠就治愈了。臨床治療的頑固性失眠患者,普遍存在“太在意失眠”的情況,因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治療難度增加。
放慢節(jié)奏,通過慢生活的自然調節(jié)作用,讓身心放松下來。
2)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養(yǎng)心的具體形式。
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都有修身養(yǎng)性、安神的功效。也可以選擇讀書、剪紙、做手工、做美食、種菜種花。只要是能讓人心靜下來,身心投入地去做,甚至忘記時間的事情,都可以。
4、聽有安神助眠作用的音樂:
如輕音樂《小夜曲》,或者古琴曲《仙翁操》、《良宵引》等。
5、生活習慣調整:
1)作息規(guī)律:不要熬夜、晚起。晚上睡得再不好,早上也不要賴床。不要超過7點起床。午休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這樣生物鐘能較快調整,有利于病情恢復。
2)晚上不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3)睡前不要太興奮。晚上盡量不要看太刺激的電視節(jié)目,不要看手機時間過長??梢钥醇堎|書,尤其是平時認為比較枯燥乏味的書,催眠效果更好。
6、保?。?/strong>
1)睡前泡腳,按壓涌泉穴。
2)梳頭(用粗齒梳)、搓耳。
3)按揉神門、內關、三陰交。
這三個穴輪流按揉,每天5-10分鐘。如時間充裕或失眠時,可以多按揉幾次。
食療
1、食療粥:蓮子、百合、銀耳加大米、小米。
2、代茶飲:酸棗仁、合歡皮適量。
經過上述調整,相信很多人睡眠質量會有所改善。如果失眠情況未見好轉,影響工作、生活質量,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治療。切記不可自行服用安眠藥及親朋好友推薦的“助眠”藥物,很多人不需要服用安眠藥,而錯誤用藥可能產生藥物依賴或耐藥的情況,延誤或加重病情。
市一院中醫(yī)科在治療失眠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已治愈頑固性失眠患者上千例。與口服安眠藥相比,中醫(yī)綜合治療失眠療效確切,只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主動調整生活方式,絕大部分患者最終可以治愈。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及接受程度,科室采用口服中藥、耳針、艾灸、針灸、音樂治療等一種或多種治療方法治療頑固性失眠,臨床驗證,療效確切。其中耳針、艾灸和音樂治療,因為無痛、舒適、起效快,患者更容易接受。
1、耳針
具有調節(jié)經絡、臟腑、氣血的功能,通過針刺、壓迫耳穴可以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耳針治療失眠具有無痛苦、方便、無反復、沒有依賴性的優(yōu)點,解除了患者眾多的顧慮。
2、艾灸
具有安神、溫經通絡的功效,起到安神助眠、調節(jié)情緒、減壓,放松身心的作用。很多患者艾灸的當時就會產生困意,或者安然入睡,對治療更有信心。繼續(xù)治療,灸感更快、更強烈,病情自然好轉,直至痊愈。
3、中醫(yī)音樂治療
調心以根治失眠。失眠的根本病機為心神不定。古語講“心病還需心藥醫(yī)”。音樂就是“心藥”。音樂是自然之聲,為調心首選。《黃帝內經》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過“五音療疾”。指出“百病生于氣,……而止于音。”并主張先“樂”后“藥”。好的音樂不僅可以入耳,更可以入心,進而調節(jié)情緒,調理身體。很多失眠的患者,在病房現場音樂治療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困意,有的會小睡一會兒,但感覺像睡了很久、很沉,安神助眠、放松身心效果明顯。
根據病情需要,科室會指導患者進行中藥口服或針灸等治療,治療期間靈活調整治療方案。
通過中醫(yī)綜合治療,加上生活方式調整和調暢情志,治愈失眠不再是難題。身心和諧,生活重新回到正軌,自然平淡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