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倡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是什么?(摘自學習強國)
答:提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第二中學張紅梅
曹普回答:
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fā)表演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后,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場合,習近平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進行了深入闡發(fā),在國際社會產生廣泛影響。2015年9月,習近平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出席第70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緊密相連,進一步豐富發(fā)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fā)表主旨演講,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正確的選擇是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zhàn),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發(fā)展模式。
同年1月18日,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發(fā)表主旨演講。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之問,習近平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呼吁國際社會攜手行動,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2017年3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入聯(lián)合國安理會第2344號決議。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寫入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2017年11月,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為主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在北京舉行。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序言部分寫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內容,標志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式上升為國家意志。
2018年,“人類命運共同體”被相繼寫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以及諸多雙邊、多邊高層交往的成果文件,匯聚起了各方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磅礴力量。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集中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智慧,體現(xiàn)了全人類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fā)展、繁榮向往的必然趨勢,是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